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

幽暗的微光中,銀鹽依然閃耀

西陣織表演秀。2001年,京都。
35mm f/2.0,光圈開放、Fuji RDP III
2006年,我賣掉了手中最後一批LEICA。當時我想:攝影的發展走向數位這條路,或許不會再回頭了。全面數位化,有幾個特點是很吸引人的:

1. 能針對單張照片變更設定:包括ISO感度、色溫、甚至黑白彩色都可以任意切換。這對一捲36張135格式底片拍了一個月拍不完的我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。

我極少在風和日麗時拍照。拍攝題材多半都處於光線微弱,變化劇烈的環境中,即使用上高速鏡頭、ISO 400黑白底片,仍然倍感吃力;當你使用彩色軟片時,遇上色溫變化劇烈的場景,更讓人感到頭痛。

2001年到京都旅遊,參觀西陣織秀。衣飾雖然華麗非凡,但現場的燈光昏黃。ISO 100度的底片全開光圈也只能1/15秒,已是我的手持極限,當年M6 TTL可沒防手振技術,也不可能為這幾格底片增感,頗傷腦筋。

2. 即時顯像:當你按下快門,傳統底片受光形成潛影,必須在特定的化學過程中才能顯像,再透過放相取得一張肉眼可見的「照片」;數位攝影同樣是在數位感應器上紀錄肉眼無法辨識的數位訊號(無論是原始檔案或演算壓縮過的JPEG檔案都一樣),直到應用軟體讀取檔案資訊時,才會逐一對應到顯示器的像素上,形成畫面。

兩者的差別是處理速度。數位攝影可以做到「即時顯像」,這是傳統銀鹽底片難以企及的。過去攝影玩家自豪的攝影技術「搖黑卡」,如今只要一鍵HDR就能完成(雖然效果有時並不怎麼令人滿意);以往依賴各種濾鏡才能達到的效果,現在也通通內建在選單中,想要就自己挑一個。

3. 即時傳輸:網路時代,社群分享概念當道。如果你願意,數位圖檔可以瞬間傳播到全世界任一角落(或不小心......糟糕的是,你想收回來也沒辦法)。數位影像雖然經過放大縮小、編碼壓縮、甚至任意修改,但複製、傳輸時不會損失資訊。

底片經過掃描、拉正裁切、調整影像、存成破壞壓縮檔案,上傳....很難說它保留了多少原味。
2001年,京都。35mm f/2.0,光圈開放,1/8。
Fuji RDP III

4. 潮流:大家的攝影作品都數位化、雲端化、甚至臉書化了,你還抱著底片不放?最安全的路就是跟著眾人一起走。你必須要深刻思考,才能堅持信念。跟隨主流或許是正確的,但原來的老東西就是錯的嗎?很多時候,你無法用二分法來判斷對與錯。

RPX 400前身就是Agfa APX 400
銀鹽世代就像老兵,飽經歲月洗禮,雖然不死,只是逐漸凋零。或者說......銀鹽逐漸成為一條略顯幽暗,但遠處閃著微光的林中小徑。

2015年之前,數位攝影市場的現象之一是:主流市場數位感應器片幅仍然停留在「全片幅」(Full frame size)。短期內看不出中、大片幅數位感應器平民化的可能。硬體成本過高,甚至連專業人士都覺得難以承擔,一般消費者根本無福消受。客層無法擴充,就更難普及。

相反地,這幾年下來,有的廠商彼此結盟,推出Micro Four Thirds的無反(Mirrorless)系統,走相反的藍海之路,追求輕薄短小的平價市場。如果現在(2015年)可以將135片幅數位機視為「高階市場」,那麼APS-C、M43等小片幅機,就是當前的普羅大眾主流。

和傳統底片時代相比,我們可以發現到一個很特別的現象:數位機的現況為中大型片幅的傳統銀鹽市場「創造了一個空間」。也就是說,135底片市場幾乎可以完全被數位取代,但中大型片幅卻仍有生存的理由。

如果底片製造商沒有放棄中大型片幅產品的話。

全新生產的RPX 400。可以放心地使用到2019年!

知名兩大廠Kodak、富士逐年停產各類型軟片,未來可能只有少數幾種暢銷型號可以選擇;至於歐洲廠商不是接連倒閉遭併購,就是互相結盟,分享資源,緊密合作。這當然是一件好事。

2015年,某個晴空高照的仲夏日午後,偶遇多年未見的朋友。這個事件,或多或少是我決定重返銀鹽底片陣營的契機。

閒聊之中,得知傳統底片的生態,雖然絕對不是欣欣向榮,但絕對沒有死滅。

Agfa倒閉停產這件事頗讓我震驚,因為它我過去最習慣使用的底片之一。所幸天無絕人之路,Rollei歐洲廠繼承了Agfa APX的配方,未來將會持續生產,感度有多種選擇,型號改為Rollei RPX。

Kodak與富士的當家產品像是TMAX、PORTRA,現在也還能買到,但我並不確定原廠有持續生產的意願。不過只要還有Tri-X 400,我想很多老玩家就會堅持繼續拍下去吧!英國ILFORD仍然一枝獨秀,似乎頗為穩定。至於其他小廠呢?在世界性掮客的仲介下,小廠也可能會有令人驚喜的產品。這一點就有待玩家慢慢挖掘了。

有趣的是,拍立得攝影市場頗為活躍,一些創作者、青少年次文化注入了不少新生活力。曾在某篇報導中讀到ILFORD在2014年進行了一項跨國調查,發現,當今仍然使用底片的玩家,其中有30%年齡低於35歲,許多人是從數位「走向」銀鹽底片的攝影型態,這和我數年前的想法,正好完全相反。

他們開始接觸底片的緣由,多半是從親友長輩手中(或網拍)得到一部傳統底片相機,從而產生好奇心與興趣,開始使用底片來拍照。有了經驗就能和數位攝影比較,而且這些年輕人認為,使用底片的攝影模式「可以讓你慢下來思考」,「比較有趣」。

重點並不在於「年輕人意外得到一台傳統底片相機」,而在於他們接觸到銀鹽底片後,如何體驗其中的奧妙之處,並且維持好奇心與童趣。

這一點,就要看這群年輕人自己的耐心了。





沒有留言: